光纖的傳輸損耗特性是決定光網絡傳輸距離、傳輸穩定性和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纖傳輸損耗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光纖通信網絡的建設和維護中,得關注的是光纖使用中引起傳輸損耗的原因以及減少這些損耗。光纖使用中引起的傳輸損耗主要有接續損耗(光纖的固有損耗、熔接損耗和活動接頭損耗)和非接續損耗(彎曲損耗和其它施工因素和應用環境所造成的損耗)兩類。
1、接續損耗及其解決方案
1.1接續損耗
光纖的接續損耗主要包括:光纖本征因素造成的固有損耗和非本征因素造成的熔接損耗及活動接頭損耗三種。
(1)光纖固有損耗主要源于光纖模場直徑不一致;光纖芯徑失配;纖芯截面不圓;纖芯與包層同心度不佳四點;其中影響較大的是模場直徑不一致。
(2)熔接損耗非本征因素的熔接損耗主要由軸向錯位;軸心(折角)傾斜;端面分離(間隙);光纖端面不完整;折射率差;光纖端面不清潔以及接續人員操作水平、操作步驟、熔接機電極清潔程度、熔接參數設置、工作環境清潔程度等其他因素造成。
(3)活動接頭損耗非本征因素的活動接頭損耗主要由活動連接器質量差、接觸不良、不清潔以及與熔接損耗相同的一些因素(如軸向錯位、端面間隙、折角、折射率差等)造成。
1.2解決接續損耗的方案
(1)工程設計、施工和維護工作中應選用特性一致的光纖一條線路上盡量采用同一批次的品牌裸纖,以求光纖的特性盡量匹配,使模場直徑對光纖熔接損耗的影響降到較低程度。
(2)光纜施工時應嚴格按規程和要求進行
配盤時盡量做到整盤配置(單盤≥500米),以盡量減少接頭數量。敷設時嚴格按纜盤編號和端別順序布放,使損耗值達到小。
(3)挑選經驗豐富訓練有素的接續人員進行接續和測試
接續人員的水平直接影響接續損耗的大小,接續人員應嚴格按照光纖熔接工藝流程進行接續,嚴格控制接頭損耗,熔接過程中時刻使用光域反射儀(OTDR)進行監測(接續損耗≤0.08dB/個),不符合要求的應重新熔接。使用光時域反射儀(OTDR)時,應從兩個方向測量接頭的損耗,并求出這兩個結果的平均值,消除單向OTDR測量的人為因素誤差。
(4)接續環境符合要求
嚴禁在多塵及潮濕的環境中露天操作,光纜接續部位及工具、材料應保持清潔,不得讓光纖接頭受潮,準備切割的光纖必須清潔,不得有污物。切割后光纖不得在空氣中暴露時間過長尤其是在多塵潮濕的環境中。接續環境溫度過低時,應采取必要的升溫措施。
(5)制備完善的光纖端面
光纖端面的制備是光纖接續為關鍵的工序。光纖端面的完善與否是決定光纖接續損耗的重要原因之一。的端面應平整,無毛刺、無缺損,且與軸線垂直,光纖端面的軸線傾角應小于0.3度,呈現一個光滑平整的鏡面,且保持清潔,避免灰塵污染。應選用的切割刀,并正確使用切割刀切割光纖。裸纖的清潔、切割和熔接應緊密銜接,不可間隔過長。移動光纖時要輕拿輕放,防止與其他物件擦碰而損傷光纖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