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是小麥系植物的統稱,是單子葉植物,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麥的穎果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饅頭、餅干、面條等食物;發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質燃料。小麥富含淀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鈣、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維生素A及維生素C等。低筋面粉(cakeflour)蛋白質含量平均在8.5%左右,因此筋度弱,多用來做蛋糕等松軟糕點.如果找不到低筋面粉,可以用80%中筋面粉搭配20%玉米淀粉(見下)而成.低粉可以用面粉(千萬不要用那種叫'餃子粉'的,那種面粉面筋很多的)和玉米淀粉4:1的比例調和如果想更低筋再加點玉米淀粉也可以無筋面粉(gluten-freeflour)比一般低筋面粉更低,專門提供工廠生產特別配方的產品或特別的健康食品,如對面粉麩質過敏或由于健康原因與減肥人士的低麩質食品.麥麩和麥胚通常被加在谷物類早餐食品中或加入餡料、面粉糕餅里。將精制白面粉和麥胚或麥麩混合可以增加面粉的營養價值(用1/4杯麥胚代替1/4杯面粉)。在蔬菜和煎蛋卷上撒麥胚可以增加營養價值。麥胚也可以用來代替蛋糕和小甜餅里的堅果。粗碎小麥是將粗麥壓碎而成的小顆粒。烹飪前必須浸泡(1杯麥用2杯水),烹飪時間為30~40分鐘。粗碎小麥可加入做面包用的生面團里,也可以當早餐食品或奶油甜點。生麥片在食用前要先浸泡幾個小時,再烹制大約1個小時,每一杯麥片要用2杯水。烹制好的麥片的營養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精制的程度和小麥的烹制過程。生麥片的獲取方式和滾制燕麥相同,將谷粒放在大滾筒里打磨。[7]宜食:心血不足、心悸不安、多呵欠、失眠多夢、喜悲傷欲哭以及腳氣病、末梢神經炎、體虛、自汗、盜汗、多汗等癥患者適宜食用。此外,婦人回乳也適宜食用。忌食:患有糖尿病等病癥者不適宜食用。[6]新麥性熱,陳麥性平。小麥去皮與紅豆煮粥食用可生津養胃,去水腫,它可以除熱,止煩渴,咽喉干燥,利小便,補養肝氣,止漏血唾血,可以使女子易于懷孕。補養心氣,有心病的人適宜食用。磨成末服用,能殺蛔蟲,將陳麥煎成湯飲用,還可以止虛汗。將它燒成灰,用油調和,可涂治各種瘡及湯火灼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