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用靠近面粉粒中央部分磨出的面粉,其等級也就越高,隨著混入靠近面粉外皮部分磨出的面粉量的增多,其等級也就越低。大家記得那個金麥郎的廣告么?呵呵,對,就是那個“彈得好,彈得妙,彈得味道呱呱叫”,其中還有另外一句“使用小麥中精華的五分之一”,記得么?這就是在說他家面條筋斗了。當然了,廣告是允許夸張的,各位千萬別當真。面粉的等級還同麥粒外皮和胚芽中的礦物質(灰分)的含量有直接關系,礦物質的含量越高,面粉的含量越低;相反,其含量越少,面粉的等級也就越高。如若追求面包有面粉的獨特風味的話,等級低的面粉反倒要比等級高的面粉更合適,比如健康的全麥面包就是用含有麩皮的小麥磨出全麥粉做的。就一般面粉而言,其礦物質含量的對于其制作面包的性質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如果其中礦物質的含量多,面粉的顏色則稍帶灰色,做出的面包顏色自然也就發烏發暗。數十年前,面包的顏色如果是白色的話,則是其味道鮮美的象征,但到后來,面粉不再要漂白,而且大家也都遂漸地更加喜愛自然顏色和自然味道了。目前國內市場上還有一種面粉很常見——自發面粉(Self-risingFlour),所謂自發面粉,是預先在面粉中摻入了一定比例的鹽和泡打粉,然后再包裝出售。這樣是為了方便家庭使用,省去了加鹽和泡打粉的步驟。但是我不喜歡用,也不推薦大家使用,一是因為在面粉中調和進鹽和泡打粉并不費事;二是自發面粉在儲存至一定時間之后,其中的泡打粉會程度不等地失去效用;三是很多糕點在制作時需要加鹽,而自發面粉里已經有了鹽,究竟應否再加鹽和再加尚得仔細換算。這種種因素都會影響到糕點得終品質,所以不推薦大家使用。營養知識一粒小麥,分為胚芽、胚乳及皮三部分。整粒小麥中胚芽(plumuie)占2.5%,胚乳占85%,胚乳是全麥粉磨粉的主要成分。麩皮為小麥的外皮,包含胚芽及胚乳兩部分,約占整粒小麥的12.5%,在磨粉時經常被剔除。一般所稱的面粉是指小麥除掉麩皮后生產出來的白色面粉,可用在各種面包、蛋糕、餅干制品中,是一切烘焙食品的基本的材料。全麥粉則是整粒小麥在磨粉時,僅僅經過碾碎,而不需經過除去麩皮程序,是整粒小麥包含了麩皮與胚芽全部磨成的粉。以往小麥中的麩皮并不被人重視,因此常被當作飼料使用。現在經過多項研究,證明了小麥中的麩皮含有營養價值極高的纖維素,如經常摻在面粉中來制作全麥面包(grahambread),供廣大消費者來食用,可使人體保持健康而有活力,所以全麥面包應作為倡導健康概念的烘焙原料來大力推廣食用。面粉顏色將直接影響面包的顏色,越近麥粒粉心部分的顏色則越白,面粉品質則好,所以由面粉的顏色可以看出面粉的好壞。不可以用漂白劑漂白,但是過度的漂白,顏色則為死白灰色不良,但對于制作硬式面包,面粉的顏色并不重要。面筋強度面粉內的面筋構成面包的網狀結構,如果網狀結構過于軟弱將無法做出良好的面包。所以面粉要有足夠的筋度,做一個好面包的條件:(1)足夠的蛋白質量及良好品質的蛋白質。(2)足夠的糖及淀粉酶,供給酵母發酵所需用糖。(3)足夠的a-淀粉酶調整淀粉的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