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修復①改造渠化河道,把過去的混凝土人工護岸改造成適合動植物生長的模擬自然狀態的護堤,提高水體的生物多樣性,修復水體生態系統。②在不影響河道行洪的前提下在河道上建設自然濕地或半人工濕地;利用自然、生態的河水凈化技術,如跌水設施、生態石、人工濕地等,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同時還具有良好的景觀效果。安徽潤道。我國傳統的河道治理一直以“除水害、興水利”為目標努力,主要是對河道進行清淤、建設或者加固堤岸,裁彎取直,修筑大壩,新挖河道,輔以河道岸坡的水土保持等一系列工程措施。雖然能滿足人們對于防洪、排澇、供水、灌溉、娛樂、航運等多種需求,但是也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河道生態治理的理念是大勢所趨。安徽潤道生態環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流水不腐”體現了流動水體的凈化能力及水質維持能力。但是,有些設計不重視河道的流通問題,對斷頭浜或者不流通的水體,根據現場情況采取生態護岸、植物構建、強化凈化等生態措施,以期達到水質改善的目標。這些措施可能會達到預期的效果,但其穩定性不能,且運行維護管理工作量較大,運行費用高。因此,在設計時應分析河道的主要污染來源,并對主要污染源采取截流納管、就地處理、溝渠凈化、濕地凈化等措施,有效降低入河污染物量后再開展生態治理,這樣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