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玻璃(CRYSTOE and NEOPARIES)又稱微晶玉石或陶瓷玻璃。是綜合玻璃,是一種外國剛剛開發的新型的建筑材料,它的學名叫做玻璃水晶。
微晶玻璃的結構與性能
2.1 微晶玻璃的顯微結構與相組成 微晶玻璃由晶相和殘留玻璃相構成。
晶相:成分(堇青石、β-鋰輝石、β-鋰霞石(及其固溶 體)、尖晶石、金紅石、鋰硅酸鹽、硅灰石、鈣長石輝石等)、含量50~90%、晶粒度0.02~1μm,通常不超過2μm(為陶瓷中晶粒尺寸的十分之幾到百分之幾)。
玻璃相:含量從10%~50%,存在于晶粒間。 無氣孔或體積缺陷存在。
2.2 密度 微晶玻璃的密度與析出晶體的種類(如α-石英密度2660kg/m3,α-方石英密度2330kg/m3)以及終的結晶相與玻璃相的比例有關,可以從2300kg/m3到6000kg/m3的很大范圍內變動。
2.3 強度 實際強度遠低于理論強度,僅為1/1000~1/10000。與成分、熱處理制度、表面狀態、試驗溫度有關
2.4 熱性質
(1) 熱膨脹 熱膨脹系數與微晶玻璃的相組成及含量有關,特別是殘留玻璃相的有關。
(2) 耐熱性 耐熱性,即使試樣加熱到一定溫度而不發生變形的能力,它 主要取決于玻璃相的數量,并與晶相成分有關(難熔)。
(3) 熱穩定性 具有較高的熱穩定性。若微晶玻璃具有較低的熱膨脹系數,則其熱穩定性更高。例如,線膨脹系數約為(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