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M.居里和P.居里從瀝青鈾礦提取鈾后的礦渣中分離出溴化鐳,1910年又用電解氯化鐳的方法制得了金屬鐳,它的英文名稱來源于拉丁文radius,含義是“射線”。鐳在地殼中的含量為1×10-9%,已發現質量數為206~230的同位素中,除鐳223、鐳224、鐳226、鐳228是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外,其余都是用人工方法合成的。鐳存在于所有的鈾礦中,每2.8噸鈾礦中含1克鐳。
氧化態
Main Ra+2
Other
原子體積(立方厘米/摩爾)
45.20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0.00000000002
電離能 (kJ /mol)
M - M+ 509.3
M+ - M2+ 979
M2+ - M3+ 3300
M3+ - M4+ 4400
M4+ - M5+ 5700
M5+ - M6+ 7300
M6+ - M7+ 8600
M7+ - M8+ 9900
M8+ - M9+ 13500
M9+ - M10+ 15100
晶胞參數
a = 514.8 pm
b = 514.8 pm
c = 514.8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鐳的特性
鐳是銀白色金屬,熔點700℃,沸點低于1140℃,密度約5克/厘米3。鐳是最活潑的堿土金屬,在空氣中迅速與氮氣和氧氣作用,生成氮化物和氧化物,與水反應劇烈,生成氫氧化鐳和氫氣。鐳的最外電子層有兩個電子,氧化態為+2,只形成+2價化合物。鐳鹽和相應的鋇鹽屬同晶形化合物,化學性質很相似。氯化鐳、溴化鐳、硝酸鐳都易溶于水,硫酸鐳、碳酸鐳、鉻酸鐳難溶于水。鐳有劇毒,它能取代人體內的鈣并在骨骼中濃集,急性中毒時,會造成骨髓的損傷和造血組織的嚴重破壞,慢性中毒可引起骨瘤和白血病。鐳是生產鈾時的副產物,用硫酸從鈾礦石中浸出鈾時,鐳即成硫酸鹽存在于礦渣中,然后轉變為氯化鐳,用鋇鹽為載體,進行分級結晶,可得純的鐳鹽。金屬鐳則由電解氯化鐳制得。鐳及其衰變產物發射γ射線,能破壞人體內的惡性組織,因此鐳針可治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