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的吃法很多。元代王禎《農書》說:“匏之為用甚廣,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葷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條作干……”又說:“瓠之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無窮,烹飪咸宜,為佳蔬。”可見古人是把葫蘆作為瓜果菜蔬食用的,而且吃法多種多樣,既可燒湯,又可做菜,既能腌制,也能干曬。燒湯清香四飄,其味鮮美。與其他瓜果不同的是,不論葫蘆還是它的葉子,都要在嫩時食用,否則成熟后便失去了食用價值。葫蘆瓜,又名葫蘆、蒲瓜、夜開花和大葫蘆等,屬葫蘆科一年生攀緣草本植物瓠瓜的變種,莖蔓生,葉心臟形,互生,夏秋開白花,果實的形狀因種類而異,具體的說又分為瓠子、葫蘆、匏瓜(瓢葫蘆)和扁葫蘆幾種。原產非洲南部。我國自古有栽培,現在是民間夏令常吃的佳肴。葫蘆瓜是可消腫結、潤肌膚的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