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日益成為驅動產業變革的主導力量。目前,我省兩化融合總體水平偏低,支撐兩化融合發展的能力較為薄弱。為此,河北省將以激發制造企業創新活力、發展潛力、轉型動力為主線,以協同化創新、智能化產品、網絡化制造、綠色化生產、平臺化服務、高端化品質為主攻方向,大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促進制造業邁向中高端,打造制造強省。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省兩化深度融合取得明顯成效,處于集成提升和創新突破階段企業比例比2015年翻一番。基于互聯網的“雙創”體系初步建立,培育智能工廠(車間)1500個。規上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的企業比例超過50%。第1種是模仿形控制,其在進行線切割加工前,預先制造出與工件形狀相同的模,加工時把工件毛坯和模同時裝夾在機床工作臺上,在切割過程中電極絲緊緊地貼著模邊緣作軌跡移動,從而切割出與模形狀和精度相同的工件來;第二種是光電跟蹤控制,其在進行線切割加工前,先根據零件圖樣按一定放大比例描繪出一張光電跟蹤圖,加工時將圖樣置于機床的光電跟蹤臺上,跟蹤臺上的光電頭始終追隨墨線圖形的軌跡運動,再借助于電氣、機械的聯動,控制機床工作臺連同工件相對電極絲做相似形的運動,從而切割出與圖樣形狀相同的工件來;第三種采用先進的數字化自動控制技術,驅動機床按照加工前根據工件幾何形狀參數預先編制好的數控加工程序自動完成加工,不需要制作模樣板也無需繪制放大圖,比前面兩種控制形式具有更高的加工精度和廣闊的應用范圍,目前國內外95%以上的電火花蘇州線切割機床都已采用數控化。中走絲機床穩定切割的前提必須在切割過程中不斷絲。而斷絲機率隨著放電能量和切割厚度的增加而增大,與電極絲在放電通道內受到的停留時間、冷卻狀態、離子轟擊相關。切割的效率和表面粗糙度與消電離并恢復絕緣狀態有關。中走絲機床由于兩極間不能存在不斷更新的工作介質,這樣將直接影響正常放電的延續甚至是在混有大量膠體物質的間隙內進行的放電甚至產生電弧放電,從而使工件和電極絲表面得不到及時冷卻,絕緣狀態不正常,造成正常放電比例降低,切割速度降低,工件表面燒傷,換向條紋嚴重并使得加工質量惡化,同時損傷電極絲,嚴重時引起燒絲。因此選用乳化液作為工作介質對于極間通道內冷卻狀態的改善、消電離并恢復絕緣狀態均有較大的影響,并且工件越高,運絲速度越慢,電極絲在加工區域停留時間越長,斷絲的機率自然就會增加。而乳化液在放電通道內分解成膠體或顆粒狀物質是一種必然的現象。